light mode dark mode
  • 囚禁之馆兑换码横幅图片1
  • 囚禁之馆兑换码横幅图片2
  • 囚禁之馆兑换码横幅图片3
counselor left
counselor right

《囚禁之馆》的背景故事设定在哪个时空?答案包含哪些关键历史事件?

《囚禁之馆》的背景设定在1920年代的维多利亚时期,融合了超自然现象与工业背景。游戏以一座被诅咒的宅邸为核心,玩家将探索宅邸内隐藏的19世纪秘密实验室、一战遗留的生化实验废墟,以及二战期间纳粹势力渗透的地下设施。关键历史事件包括:宅邸建造者因献祭引发地脉异变、一战期间实验室泄露的瘟疫、二战时期秘密库的等。

《囚禁之馆》的破关机制包含哪些独特系统?如何影响玩家策略?

游戏采用动态环境叙事解谜系统,玩家需通过观察宅邸内3000+可交互细节(如会的家具、自毁的机关、实时天气变化)推进剧情。核心机制包括:时间回溯系统(每场战斗可重置3次但消耗记忆碎片)、声纹解锁(需收集特定角色对话片段)、血肉重构(用尸体零件修复受损道具)。这些系统要求玩家在战斗中保留资源、灵活切换解谜与战斗节奏。

《囚禁之馆》的NPC系统如何影响主线剧情?是否存在多周目分支?

游戏包含68个可对话NPC,每个角色拥有好感度与记忆碎片。当好感度达到阈值时,NPC会触发隐藏任务线(如: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实为徒、管家掌握宅邸建造)。多周目继承记忆碎片但会重置部分剧情:周目1揭露纳粹阴谋线,周目2触发献祭线,周目3解锁平行时空线(宅邸存在于克莱因瓶结构中)。

囚禁之馆图片

  • 囚禁之馆游戏图片1
    囚禁之馆游戏图片1
  • 囚禁之馆游戏图片2
    囚禁之馆游戏图片2
  • 囚禁之馆游戏图片3
    囚禁之馆游戏图片3

礼包码

游戏介绍

游戏介绍
对少女来说,这是一场难以醒来的噩梦 诡异的森林洋馆,叫喊着要吃人的馆内居民,会说话的物品和各种可怕的怪物 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场景不断在眼前重现 让这位失忆的少女苦苦探索着一个真相—— “我是谁?” 唯一的救赎方式,便是和居民们对决,夺走他们身上的钥匙然后离开这里 请与少女一起,探索这个洋馆,找回记忆,并平安回家吧
  • 《囚禁之馆》的战斗系统如何体现环境互动?举例说明三种高阶战术?

    +

    战斗系统强调环境操控,玩家可通过以下方式创造战术:1)利用宅邸结构制造地形杀(如:将油画射向通风管道引发坍塌);2)收集特殊物品制作环境武器(如:用实验室试剂腐蚀金属门禁);3)触发家具连锁反应(点燃书架引发火势蔓延困敌)。高阶战术示例:在走廊遭遇战时,先引弹箱破坏吊灯制造盲区,随后用声波武器致盲敌人,后通过墙壁封锁退路。

  • 《囚禁之馆》的隐藏结局需要满足哪些条件?如何验证收集进度?

    +

    游戏包含4个隐藏结局(总结局由多周目解锁),需满足以下条件:1)收集全部68个NPC记忆碎片;2)在实验室场景找到193页的《禁忌研究日志》;3)在二战场景摧毁全部9个纳粹箱。验证进度可通过:1)地图标记系统显示碎片收集量;2)特定NPC对话时浮现日志残页;3)使用望远镜观察特定倒影中的隐藏符号。

  • 《囚禁之馆》的多人合作模式包含哪些特殊机制?如何影响团队协作?

    +

    多人模式(支持4人)采用动态能力共享机制:1)共享地图标记系统(实时显示队友位置与危险区域);2)组合技能系统(如:两人同时激活声波武器可扩大范围);3)记忆互补机制(队友死亡后继承其未收集的记忆碎片)。协作要点包括:安排擅长解谜的队友负责实验室场景,战斗型队友优先清理走廊守卫,手需在二楼窗口建立观测点。

  • 《囚禁之馆》的视觉风格如何通过美术设计增强沉浸感?举例说明三种关键元素?

    +

    美术设计采用超现实维多利亚风格:1)动态光影系统(烛光随场景产生明暗变化);2)材质解构技术(腐烂的肉块呈现真实肌肉纹理);3)空间扭曲效果(走廊在特定角度呈现无限循环)。关键元素示例:实验室场景中,破碎的显微镜镜筒反射出不同时空的影像;管家内,镜面地板倒映出玩家与19世纪建造者的重叠身影;藏书阁的灰尘粒子效果随时间推移逐渐凝结成符文。

  • 《囚禁之馆》的剧情节奏如何通过章节设计体现?哪条支线对解锁最终结局最为关键?

    +

    游戏采用螺旋递进式章节设计:初始章节聚焦宅邸日常探索(1-5章),中期章节揭露历史阴谋(6-12章),终章节进入时空悖论(13-20章)。关键支线是第8章的《女巫审判档案》,该章节包含:1)审判记录显示宅邸地基埋藏圣物;2)审判受害者名单与当前NPC存在血缘关联;3)审判石碑上的符文与终结局门禁一致。